浙江南洋輸配電設備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于2005年,注冊資金:10088萬元,坐落于浙江東海之濱,本公司專業生產環保氣體環網柜、固體絕緣環網柜、SF6全絕緣充氣柜、SF6半絕緣環網柜、VS1真空斷路器、高壓電纜分接箱及箱式開閉所等產品。浙江南洋輸配電設備有限公司年產值超億元,在傳承集團公司的企業文化和經營理念下生產制造嚴格按照質量管理、環境管理、職業健康安全管理三大體系標準,并有效實施,使產品達到同行業高水平。
為輸配電事業進步而拼搏立足輸配電制造,以高低壓機柜為核心產品,涵蓋充氣柜、變頻器、軟啟動器、諧波治理等附加產品,精益求精,全體南洋人以頑強拼搏的精神......
南洋投身的事業與產業的技術進步和區域經濟的全面發展息息相關,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
為了滿足顧客需求,公司大力引進技術和設備,如OTC弧焊機器人系統、安徽皖儀檢漏系統、數控激光切割機、多套數控轉塔沖床等。
為了使每一位客戶在南洋電氣都能得到滿意的服務,并與公司保持良好的信任關系,我們強調客戶服務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并實行了受理負責制,即對客戶的每一個電話、每一個問題負責,使彼此增進感情、加深了解。為客戶提供產品售前、售中、售后的技術支持和解決方案。
誠信經營,追求卓越,貼心服務,讓客戶滿意,從細微處為用戶著想,為客戶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以此打造一個安全、良好的生活、生產環境。
通過對績效結果和內外部環境變化的分析與評價實現為公司的持續改進和創新
為了使每一位客戶在南洋輸配電都能得到滿意的服務,并與公司保持良好的信任關系,我們強調客戶服務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并實行了受理負責制,即對客戶的每一個電話,每一個問題負責,使彼此增進感情,加深了解。
編者按:2018年1月3日,國家發改委官網發布了《區域電網輸電價格定價辦法(試行)》《跨省跨區專項工程輸電價格定價辦法(試行)》和《關于制定地方電網和增量配電網配電價格的指導意見》的通知(以下簡稱"兩辦法一意見")。
跨區輸配電定價辦法出臺 打破區域壁壘促交易
國家發改委近日印發《區域電網輸電價格定價辦法(試行)》《跨省跨區專項工程輸電價格定價辦法(試行)》《關于制定地方電網和增量配電網配電價格的指導意見》,旨在打破區域壁壘,推動輸配電價"跨區域"定價。
"此次出臺的定價辦法,標志著國家對輸配電價領域完成了監管,管住了電力市場的中間環節,促進發電企業和電力用戶直接現貨交易。"發改委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此次出臺的定價辦法對輸配電價體系實現了全覆蓋,這當中涉及省級電網、區域電網和跨省跨區專項工程。
其中,區域電網是指跨省共用網絡,跨省跨區專項工程則主要服務于遠距離大容量輸電,如西電東送、疆電外送。通過改革,電力市場的買賣雙方在繳納固定的輸配電費后,就可以協商電價進行交易。
"電網企業只收取合理的過網費,更大程度促進發電企業和電力用戶的直接交易,通過交易擴大市場化。" 國家發改委價格司電價處處長侯守禮說。
輸配電價改革始于2015年,業內人士將電網形象地比喻為電力的高速公路,但由于缺少通行費定價標準,電力在供需雙方之間的交易,并不通暢,這也直接影響到電力交易市場化進程。
據了解,目前我國電力負荷中心主要集中在東部,發電則主要分布在西部。輸配電價改革完成后,將有效推動供需對接。例如,"西電東送"工程將云南、四川兩省清潔水電外送到廣東,"疆電外送"工程將新疆地區周邊火電、風電送到河南等。
侯守禮表示,所謂輸配電價改革,就是要把區域電網和跨省跨區電網的價格管住管好,通過成本監審,"價格還可以有所降低,降低之后調整結構,降低電量的電價。"
統計顯示,輸配電價改革前后,全國電力市場化交易的電量從2014年的3000億千瓦時提高到2017年約1萬億千瓦時,市場化的電量比重從7%提高到25%。"市場化的效果十分明顯,其中成本監審立下了汗馬功勞。" 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副司長丁杰說。
"成本監審"是此項改革的重要一環。2015年以來,發改委陸續開展電網企業的輸配電成本監審,實現了各環節的全覆蓋。
"這項工作是首次在全國范圍內組織的,對超大型自然壟斷環節開展的定價成本監審,共核減與輸配電不相關、不合理的費用約1200億元,平均核減的比例達14.5%。"丁杰介紹說,以此為基礎,在電網投資大幅增長、電量增速趨緩的情況下,國家終核減了32個省級電網,準許收入約480億元。
"通過嚴格的輸配電成本監審,推進了輸配電價改革,管住了電網這個中間環節。同時,也為放開兩頭,擴大電力市場化交易創造了有利條件。"她說。
另外,記者從權威渠道獲悉,除電價改革之外,天然氣長輸、短輸、配氣等的定價改革也即將出臺,今年的管道領域制度將實現全覆蓋。(上海證券報)
輸配電價改革完成 區域電網輸電價格暫定3年監管周期
2018年1月3日,國家發改委官網發布了《區域電網輸電價格定價辦法(試行)》《跨省跨區專項工程輸電價格定價辦法(試行)》和《關于制定地方電網和增量配電網配電價格的指導意見》的通知(以下簡稱"兩辦法一意見")。
國家發改委指出,"兩辦法一意見"的出臺,標志著我國已經建立了覆蓋跨省跨區輸電工程、區域電網、省級電網、地方電網、增量配電網的全環節輸配電價格監管制度框架,輸配電價改革成為《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中發[2015]9號)下發以來首個完成的專項改革任務。
值得一提的是,區域電網輸電價格在按"準許成本+合理收益"核準準許收入后,按兩部制電價形式確定,區域電網輸電價格實行事前核定、定期調整的價格機制,監管周期暫定為三年;而專項工程輸電價格則按功能確定,執行單一制電價。
為省級輸配電改奠基
據悉,輸配電價體系包括省級電網輸配電價、區域電網輸電價格、跨省跨區專項工程輸電價格以及地方電網和增量配電網配電價格。
其中,區域電網是指跨省共用網絡,是省級電網的向上延伸。跨省跨區專項工程主要服務于遠距離大容量輸電,是共用網絡的必要補充。地方電網和增量配電網是指省內配電網,是省級電網的向下延伸。
目前,全國省級輸配電價改革試點已完成。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解析道,在步解決省級層面的輸配電價改革的基礎上,第二步才能更好地推進跨省輸電價格改革,以打破地域的局限,進一步解決跨省交易的問題,能夠實現更好的資源優化配置。
"由于我國電力資源與需求分布的區域不平衡性,加上很多省級市場的規模,集中度等問題,區域市場必須和省級市場同步建設,才能真正促進資源在更大范圍內配置。當前,現貨市場建設提速,因此跨省跨區輸電價格監審就非常迫切了。"華北電力大學教授袁家海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直言。
廈門大學管理學院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由于各地區存在差異,跨省和區域的輸電價格改革仍然存在一定難度。不過,此前省級輸配電改的完成,已經積累了大量核定經驗與基礎,跨省輸電價改革推進的把握較大。
在此情況下,對于"兩辦法一意見"的發布,國家發改委指出,是建立輸配電價監管體系的重要依據,是指導制定相關價格水平的基本規則,是實現政府對壟斷行業有效監管的重要基礎。
有利于降低用電成本
具體而言,區域電網承擔雙重功能,既保障省級電網安全運行,又提供輸電服務。
"兩辦法一意見"規定,區域電網輸電價格,在按"準許成本加合理收益"核準準許收入后,按兩部制電價形式確定。同時,區域電網輸電價格實行事前核定、定期調整的價格機制,監管周期暫定為三年。
其中,電量電費反映區域電網提供輸電服務的成本,原則上按區域電網輸電線路實際平均負荷占其提供安全服務的輸電容量測算;容量電費反映區域電網為省級電網提供事故備用等安全服務的成本,主要考慮提供事故緊急支援能力和對各省級電網峰荷貢獻等因素,在區域內各省級電網之間分攤。
林伯強解讀稱,容量電費的成本,指的是有時用電多,有時用電少的情況下,要按照輸電容量來設定,為此互聯的電網公司要進行成本分攤。電量電費成本則是依據量來定。以兩部制清晰核定價格,有助于進一步降低用電成本。
此外,"兩辦法一意見"規定,專項工程初始輸電價格根據經營期電價法核定。輸電價格核定后,定期開展成本監審,根據成本監審情況,建立定期評估調整機制。專項工程輸電價格形式按功能確定,執行單一制電價。以聯網功能為主的專項輸電工程按單一容量電價核定。以輸電功能為主的專項工程按單一電量電價核定。
"兩辦法一意見"明確,配電網配電價格可以選擇招標定價法、準許收入法、限價法、標尺競爭法等方法中的一種或幾種方法確定。由于配電網處于省級輸電網與用戶的中間環節,"兩辦法一意見"還明確省級電網與配電網的結算價格、電力用戶與配電網的結算價格。
據了解,目前,我國陜西、廣西、云南等省份大約有10余個地方電網。為進一步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投資增量配電業務,國家已批復了195個增量配電業務試點項目。
袁家海表示,由于我國資源和負荷分布的不均衡性,加之西北可再生能源富集省份本地消納空間有限,加快推進跨省跨區電力市場對于促進可再生能源消納的作用和意義重大。(每日經濟新聞)
國家發改委指出,"兩辦法一意見"的出臺,標志著我國已經建立了覆蓋跨省跨區輸電工程、區域電網、省級電網、地方電網、增量配電網的全環節輸配電價格監管制度框架,輸配電價改革成為《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中發[2015]9號)下發以來首個完成的專項改革任務。
值得一提的是,區域電網輸電價格在按"準許成本+合理收益"核準準許收入后,按兩部制電價形式確定,區域電網輸電價格實行事前核定、定期調整的價格機制,監管周期暫定為三年;而專項工程輸電價格則按功能確定,執行單一制電價。
上一條:{prevname}
下一條:{nextname}